不离不弃的爱

发布日期:2016-12-16 09:12:49  点击量:4208

有这样一位妻子,她忍受着生活的种种磨难,八年如一日,用真情、用温暖、用大爱捂热植物人丈夫,终于使丈夫发出“啊啊”音符。这件真实感人的事迹被传为佳话,还被当地编排成特色节目《爱的呼唤》在冬训班上演出,感动了每位观众。 她就是金湖县戴楼镇红岭村村民陆学梅。

她只是一位朴实的农家妇女,既没有较高的文化学历,更没有什么显赫的贵家庭背景。20多年前,她与邻村青年陈志华喜结连理,丈夫在窑厂打工,工资不多,她自己打理七八亩责任田,做做家务,生活虽不富裕,日子却也安稳、和睦。儿子的出生,给这个家带来了更多的笑声。

然而,苍天无眼,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,击碎了这个幸福的家庭。2005年12月16日下午,陆学梅的丈夫陈志华因一位朋友有急事要赶往安徽铜城,陈志华知道情况后主动用摩托车送他去,在一个三岔路口与迎面疾驰的大卡车交会时,为了避让一位拖板车的老大爷,摩托车与卡车相撞,陈志华从车上被摔出一丈多远。好心的路人报了警,不一会,120来了,救护车载着血肉模糊的陈志华风驰电掣得赶往县城医院。丈夫厂里的好友打来电话,只告诉她只说陈志华受伤去了医院。当陆学梅风风火火赶到医院时,一切都明白了,此时的她就像被电击了一样,欲哭无泪。

丈夫可是家庭的顶梁柱啊,现在这个顶梁柱倒下了,对于妻子而言就是天塌下来了。一切负担均得由她扛着,况且儿子还在读高中。肩头的压力是何等的重啊!

从2005年12月16日住进医院到2006年7月29日,陈志华前前后后进行了七个月零13天的治疗,在这些天里,陆学梅度日如年,她盼啊盼,盼望能有奇迹出现,盼望某天早上丈夫能睁开眼和她说说话,盼望丈夫能有个甜美的微笑,然而现实却未能如愿,七个月时间,虽说丈夫的命是保住了,但却成了毫无知觉的植物人。

然而陆雪梅并没有被击垮,为了照顾好丈夫,她天刚蒙蒙亮就起床了,首先给丈夫洗脸,擦身,接着换床单、倒尿壶、洗尿布。丈夫安顿好了,她便马上去做饭。而丈夫的一日三餐还得需她喂,丈夫进食时嘴巴不会动,陆雪梅就用手将他的嘴掰开,再一点一点的将食物送进他的嘴里。有时,失去知觉的丈夫还会把嘴里的饭食喷出,弄得她满脸都是,她毫不在意。丈夫在床上吃在床上拉,经常一不小心就会把被褥弄脏,一天之中换的尿布被褥她总是及时清洗。为了防止生褥疮,每天还要定时为他翻身。夏天热了,为他摇扇扇风,她为他洗澡擦身;冬天冷了,她为他灌热水袋,每天要烧好几瓶开水,换了灌,灌了换。为了帮助丈夫恢复知觉,陆雪梅每天都帮他捶背捏骨一次,天气暖和、空气清新时,她肩搭着丈夫下床,到门前的一方水泥地上,帮助丈夫挪步训练。

就是这样,陆学梅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地服侍着丈夫,又忙着田里的农活,还得为上大学的儿子操心。左邻右舍,好心的亲朋好友看着陆学梅过得这样难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,一位长辈大婶来到她家对她说:“学梅啊,你这么撑着也不是个事啊,找个伴帮你一把吧,这也在理在法吧”。听到大婶同情而又实在的话语,她强忍泪水坚定地说:“大婶,我知道你这是好意,但我不能那样啊,我要让志华活得有尊严,我活是志华的人,死是志华的鬼。”

八年来,2920多个日日夜夜,每日十几次的翻身,精心的洗护,日夜的陪床,陆学梅用无微不至地照料终于有了回报,丈夫从一动不动到逐渐有了知觉,又从逐渐有所知觉到慢慢能“啊啊”出一个音符或一个字节,从不会吃饭到知道有味有咸,看着这一切,陆学梅会心得笑了,丈夫看妻子笑了,他似乎也在傻傻的笑。看着丈夫的笑脸,八年来,陆学梅第一次涌出了泪水。

(金湖县戴楼镇残联  张和平  孙贤平)


版权所有:淮安市残疾人联合会

Powered by YXcms 2012-2014 yxms.net Inc.